首页 资讯 正文

通辽市:打造“一园一展厅一基地”创新模式

体育正文 67 0

通辽市:打造“一园一展厅一基地”创新模式

通辽市:打造“一园一展厅一基地”创新模式

近年来,内蒙古通辽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(yìshí)工作主线,不断(bùduàn)拓宽(tuòkuān)宣传方式,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更“接地气”,更受广大群众欢迎。以“润物细无声”绵绵(miánmián)用力,潜移默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走深走实。 辽河公园里的铸牢中华民族(zhōnghuámínzú)共同体意识文化园(张司晨 摄) 西辽河岸边,风起柳叶飘荡,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铸牢中华民族(zhōnghuámínzú)共同体意识文化园,行走在环绕文化园的栈道上十分惬意。栈道两旁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雕塑、版画(bǎnhuà)长廊等景观吸引着大家(dàjiā)的目光,让人在休闲(xiūxián)娱乐中进一步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 在辽河(liáohé)公园内建设(jiànshè)占地33.43公顷、总长度1.2公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园,是通辽市推动各民族群众(qúnzhòng)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举措之一,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(xuānchuánjiàoyù)融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。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雕塑、民族团结进步(jìnbù)故事主题雕塑、哲里木版画长廊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印章石刻、日出西辽河雕塑区、石榴乐园(lèyuán)等10个展示区呈现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丰富(fēngfù)成果。 “非常精彩,除了历史厚重感之外,科技互动体验也很吸引人,促使我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理解(lǐjiě)。”近日,来自通辽市青年(qīngnián)企业家(qǐyèjiā)商会的张晖参观完“通达辽阔(liáokuò) 互鉴融通—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主题展后,表示要推荐更多的朋友过来看展。 通辽市博物院立足多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和馆藏(guǎncáng)文化优势,讲述(jiǎngshù)通辽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(jiāoliú)交融(jiāoróng)的史实,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以中华民族共同体起源、形成和发展为脉络,通过“西辽河(xīliáohé)文明现(xiàn)曙光”“华夏一统北疆”“草原烽火映丹心”“通达辽阔启新程”四个部分立体式呈现通辽各族群众(gèzúqúnzhòng)长期以来守望相助、团结奋斗的历史轨迹,精选100余件馆藏文物,运用数字化手段设立“中华融通 服饰变迁”展区、文物数字化互动魔墙等,吸引着不少游客争相(zhēngxiāng)体验。 “基地有了VR、AR、AI技术加持之后,不仅能学习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(gòngtóngtǐ)意识相关的最新(zuìxīn)研究成果、政策解读和文化动态,而且体验过程更加(gèngjiā)智能、沉浸了。”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(yǔ)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在参加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(zhǔtí)宣讲后表示深刻认识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。 内蒙古民族大学(dàxué)构建了一个既能展示历史文化,又符合时代发展的综合性科普教育平台—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智科普教育基地(jīdì)”,基地以数智科普的形式设立“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(fúhào)和(hé)形象篇(piān)(piān)”“北疆文化篇”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篇”三个篇章,通过2000余张图文充分展现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。 同时,结合学校《中华民族(zhōnghuámínzú)共同体概论》课程实践(shíjiàn)教学计划,将基地与学生(xuéshēng)手机端功能、多媒体应用程序有效融合,实现了铸牢(zhùláo)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进课堂、进头脑。(侯泽琼 白逸男 张珠海)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(xiāofèizhě)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(tóusù)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(liánxì)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通辽市:打造“一园一展厅一基地”创新模式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